2020.4.22人大视窗
市人大常委会分组专题调研全市医养中心实际运营效益
医养中心建设是我市推进健康扶贫打造的特色品牌,对建档立卡失智失能重度残疾人、贫困重病人员实施集中医养,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准之策。4月13日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6个调研组,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深入8个县(市)区和7个市直部门,对全市医养中心建设和运行机制、效益发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确保我市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投入资金2亿元,建成医养中心45个,设置医养床位3326张。
此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医养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效益发挥、政策保障情况,最低生活保障、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贫困人口临时救助、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贫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证办理、公益岗位开发、基本养老保险等脱贫攻坚行业政策落实情况,减轻医养对象医疗负担方面的措施,贫困兜底适合集中医养人员的精准评估,集中医养人员陪护家属岗位的开发,对医养中心业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依法有序向集中医养工作分配使用等情况。
记者了解到,各调研组采取听取整体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医养中心建设和运营情况,与集中医养人员座谈、走访符合条件未入住人员情况等多种形式,实地了解各医养中心医护人员配备与培训、床位设置、辖区失智失能重度残疾人数量和入住医养中心比例等情况。
“对全市医养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是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具体行动,是今年助力脱贫攻坚的系列工作之一。”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王建修说。他强调,这既是为了解相关县(市)区医养中心建设和效益发挥情况,也是对各级各相关部门支持医养中心建设与运营工作进行监督。调研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增强监督实效。通过调研,既要客观总结我市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也要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成因,研究提出高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感悟家国情怀 激发使命担当
——市人大机关干部与焦作援鄂医疗队员交流座谈侧记

没有谁生来英勇,只是一个个普通人选择逆向而行;没有谁生来就是战士,而是在战火中不断淬炼重生。4月20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邀请焦作援鄂医疗队7名医务工作者走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与机关干部交流座谈,分享他们的战“疫”故事,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整个社会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无情人有情,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我市共有16名医护人员逆行武汉,参与战“疫”。在交流座谈会现场,王建峰、赵童、孟明哲、兰福旭、梁燕、郭亚茹、杨涛7位援鄂英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武汉故事”,讲述了他们在武汉战“疫”一线的见闻与感动。真实的体会、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让现场人大机关干部深受感动,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在分享环节,王建峰回忆起刚到武汉时的场景,由于疫情肆虐,原本熙熙攘攘的武汉街巷寂寥无声,给人带来极大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孟明哲提到,医务人员进入病区需要穿三层防护服、戴五层手套与护目镜,常常因难以适应潮湿天气和不透气的防护服而全身湿透。但是患者渴盼的眼神点燃了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迅速摆脱了紧张无措的状态,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在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场景中,人大机关干部仿佛身临现场,感受到重症病区工作的急迫与危险,也深刻认识到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的大爱与担当。
在互动环节,人大机关干部纷纷就医疗队的工作细节、生活状况等问题与援鄂英雄进行交流。“零感染,平安归来,全体医疗队员都是好样的,他们的荣光是在一线无畏奋战得来的。我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究竟需要多大的意志和勇气,才能做到这些。”听完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分享,市人大办公室秘书科于海兵感慨道。
英雄从不在高高的山上。一群平凡的人在特殊时刻作出不凡的选择,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在他们的激励下,人大机关干部决心学英雄、做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不平凡的担当,为人大工作添砖加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记者近日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于3月25日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一审,有望在年内颁布实施。
2019年,市政府出台了《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城区9个小区试点先行,垃圾分类覆盖1万余户居民,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中走在前列。但总体来看,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整体推进还不够,分类质量不高,收运作业工作机制不完善。
为了科学高效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纳入2020年地方立法工作计划,成立起草工作组开展立法调研,并赴上海、大连、长春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条例》初稿形成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召开前期论证会、座谈会20余次,征求各县(市)、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建议100余条;针对《条例》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征求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10余稿。
目前,形成的《条例》共8章46条。《条例》主要建立了管理责任区和管理责任人制度、引导和激励制度、处罚制度,解决了适用范围,垃圾如何分类、如何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部门职责交叉、边界不清,生活垃圾抛漏撒和混收混运、混合处理等实际问题。
修武县人大常委会
“三步走”让代表“金点子”落地惠民生
“小桥流水,绿树繁花,运粮河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每天我都会到这里散步健身。”4月15日上午,家住修武县城关镇运粮河畔的赵先生,看到家门口环境的变化高兴地对记者说。据悉,这得益于修武县人大代表王磊提出的建议,成为加快运粮河改造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人大代表为人民,他们的建议往往会成为惠及民生的“金点子”。修武县人大常委会秉持“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的理念,创新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建立线上交办、线下跟办、重点督办的“三步走”工作机制,让人大代表的“金点子”件件有回应,落地惠民生。
线上交办。修武县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73件,全部通过政府网站分解交办到30家承办单位。线下跟办。组织开展“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通过视察、回访、工作评议等多种形式,随时掌握办理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督办。修武县人大常委会成立督导组对人大代表建议交办和办理情况跟踪督办,研究确定涉及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教育发展等方面的12件重点督办的人大代表建议。
目前,该县73件人大代表建议已落实6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