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9人大视窗
加快旅游“二次创业”
《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通过二审
(记者杜玲)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市实现旅游“二次创业”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8月2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表决。该《条例》按照法定程序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后,将正式向社会颁布实施。
据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王安平介绍,在立法过程中,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法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地方特色,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寻求治本之策、建立长效机制,以解决焦作“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为目标,写好“关键条款”,确保每一项制度“可执行、易操作、真正管用”;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对依法组织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应当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等作出规定,推动构建布局合理、特色分明、点线结合、协调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坚持社会参与,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开展旅游公益服务,对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加强旅游协会与相关行业协会协同联动等作出规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全域旅游工作;坚持协同发展,推动区域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对构建市场共建、品牌共育、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区域间旅游协作,加快南太行自然生态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等精品旅游区(带)建设等作出规定,推动形成合力兴旅、差异发展的全域一体化发展态势;坚持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康养、体育、科教等领域的融合,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对做好“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新业态作出规定,推动我市全域旅游凝聚新动力、形成新优势,加快旅游“二次创业”。
《条例》共6章65条。第一章总则,对立法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部门责任等作出了规定;第二章规划和建设,对规划编制与实施、旅游用地政策、资金和人才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作出了规定;第三章新业态培育,对培育文化、乡村、工业、体育等旅游新业态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等作出了规定;第四章服务保障和监督管理,对旅游服务体系、标准化管理、产业监测、联合执法机制以及旅游宣传推广等作出了规定;第五章法律责任,对旅游经营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第六章附则,对法规的施行日期作出了规定。
贴心“红马甲” 文明风景线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志愿者服务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杜 玲 本报通讯员 杨 涛
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有一群青年,他们工作中勇挑重担、生活中乐于助人,穿上红马甲,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志愿者。8月份以来,他们坚定志愿者信念、坚守志愿者岗位,在朝霞、烈日和夜色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人大机关的文明形象,为全市“四城联创”增光添彩。
执勤路口一丝不苟。人民路与政二街交叉路口是距离市委、市政府最近的路口之一,每天途经车量和人流量较大。从“四城联创”指挥部受领协助路口交警执勤任务以来,志愿者把路口作为展示人大机关文明服务的窗口,机关负责带班同志精心安排、提前筹划,执勤人员早上提前10分钟上岗,晚上推迟10分钟下岗,风雨无阻。一天下午,刘杰、苏长涛等正在执勤时,骤降暴雨,他们没有避雨,坚持站在风雨中协助交警保障路口畅通。
执勤路段标准不松。一个周五晚上,接“四城联创”指挥部和市直机关工委紧急通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志愿者负责人民路塔南路口至光明路口南侧路段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既是活动组织者又是活动参与者的董梦千,及时通知志愿者休息日上岗。“克服困难,保证执勤。”听到电话那头一声声坚定的回复,她很放心。果然,周六9时路段执勤人员全部准时到岗。近日,该路段当街一家店铺突然排放污水,志愿者当场劝阻无效,第一时间联系解放区文明办和城管、交警部门,使排放污水得到妥善处置,并及时化解了矛盾,文明城市的果实得到维护。
帮扶小区面貌提升。位于光明路北端的金林苑小区,管理曾一度陷入瘫痪,没有物业,卫生费拖欠,楼上充电飞线如蜘蛛网,楼下垃圾到处堆放,楼边杂草丛生,居民苦不堪言。如何让小区整洁有序,居民住得舒心?在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班子带领下,机关“支部联支部、党员进社区”活动在小区持续开展。志愿者在党员的带动下,顶烈日、冒酷暑,清除杂草、清运垃圾,使蚊蝇滋生的脏乱差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整治楼院飞线、修缮破败墙面,使电动车整齐停靠在刚刚安装好的充电桩前,一幅幅助力“四城联创”的板报整齐雅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和志愿者用自己的汗水和行动,为打赢“四城联创”、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建设“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特定问题调查
向中小学校校外午托部“亮剑”
(记者杜玲)从9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我市中小学校校外午托部管理情况开展特定问题调查,帮助政府厘清校外午托部管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理顺监管机制体制,力争通过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将校外午托部纳入有序监管,保障在托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据悉,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历史上首次启动特定问题调查对政府工作开展监督。
根据《监督法》相关规定,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小学校校外午托部管理情况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中小学校校外午托部管理情况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下设六个调查小组,聚焦校外午托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市卫生健康委的工作开展监督,查找根源、解剖原因、提出对策,力争使一些关键性问题得以解决。
这次调查采取自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进行自查,调查小组根据自查情况和掌握的有关资料,通过听取汇报、组织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网上征求意见和第三方调查等方式,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调查,共同推动我市中小学校校外午托部实现有注册、有培训、有监管、有制度,为中小学生安全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吕双建: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本报记者 杜 玲
“细节问题绝不能马虎,像扰乱小区环境卫生的‘牛皮癣’今天刚被清理,明天整洁的墙面又可能被张贴小广告,这种现象会影响工作大局。”日前,在中站区朱村街道会议室内,中站区人大代表,朱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吕双建就“四城联创”推进工作进行再部署,要求大家夯实责任,精准发力,补齐短板,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把‘四城联创’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实力的重要突破口,动员辖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惠,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吕双建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朱村街道“四城联创”工作负责人,吕双建注重以细节为抓手,推动工作落实。他按照创建标准建立问题台账,并逐项整改到位。他始终冲在一线,带领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全域清洁活动和文明创建宣传,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创建。在他的合理安排和带动下,居民楼院、楼道垃圾杂物得到清理,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辖区环境焕然一新。
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责任,要把履职融入日常,更好地听民声汇民意聚民力,把履职落在群众的心坎上。吕双建用脚步丈量民情,利用人大联络站真心聆听民声,把群众所思所想融入工作,让“四城联创”真正惠民暖民,汇聚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