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人大要闻

监督工作谋求新作为——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系列综述之五


发布时间:2023-01-01

聆听时代声音,紧跟市委步伐,回应人民期盼,五年奋进历程,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监督成绩单: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评议、组织城区集中供热工作专题询问、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调研、加强支出预算审查监督检查、持续跟踪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县两级人大专题视察“三大攻坚战”……

件件都是关乎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满眼都是实打实的民生关切,这一张张监督项目单,清晰记录了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走过的坚实足迹。

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自觉在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的“大场景”中高位谋划,找准人大工作“小切口”,科学安排监督议题,创新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着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助力焦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扣大局监督

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市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依法履职的重中之重,听取审议引才聚焦专项工作报告,对市“十四五”规划编制、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郑焦深度融合等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专题视察,组织代表对十大工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域旅游发展、大气污染防治、“六稳”“六保”工作等开展集中视察,有力有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前,围绕实施“十大战略”等重大事项开展专题调研,为市委谋划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提供了参考,彰显了人大责任与担当。

财政的钱该怎么花?如何代表人民管好“钱袋子”,看好国有资产“家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计划执行、预算执行、决算、审计和审计整改等情况的报告,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向人大报告机制,审议部分市直部门绩效评价报告,切实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促使把有限的资金花到刀刃上、用在关键处。

市人大常委会还大力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完成了全国、省人大常委会部署的工作任务,实现了县级全覆盖、市县两级上下贯通,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奖;听取审议了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情况报告,坚决为守好国有资产的“家底”筑牢“安全门”,并于2020年首次采取集中视察和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摸清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

评议营商环境

打造良好发展生态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围绕企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聚焦各部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不断强化营商环境领域的工作监督,以评促改、以改促优,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市人大代表评议、委托第三方评议、网络评议三种形式,连续四年对市直有关单位依法履职、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等情况开展工作评议,每年调查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项目建设单位1100多家,并通过召开整改情况推进会、满意度测评大会,对排名靠后的6个部门持续跟踪监督;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647个,赢得了基层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形成了我市人大监督工作的创新品牌,“优化营商环境评议”还荣获市委2019年度改革创新奖三等奖。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将对我省全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涉及的42个单位,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完成情况、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行情况、《焦作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2版)》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督促相关单位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聚焦热点难点

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为“民生”加码,才能为“幸福”加分。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短板,把义务教育、集中供热、脱贫攻坚、就业创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监督内容,不遗余力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冬季供热涉及千家万户。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以焦作电视台现场录播的形式,对城区集中供热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围绕集中供热覆盖率低、该热不热、收费标准不统一等14个关键性问题,6家单位负责人现场接受“考问”,在一问一答中,问出民心和民意,答出责任和承诺,推动了城区集中供热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围绕脱贫攻坚政策衔接、资金统筹、健康扶贫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开展专题询问,9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精心选题、现场询问,8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实事求是、坦诚应询,助推我市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午托部“托”起的民生容不得半点私心。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运用特定问题调查方式,对1406家各类午托部明察暗访、蹲点调研,摸清底数现状,找准问题短板,要求市政府尽快制定管理办法,丰富托管形式,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在托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还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医养中心建设和运营情况、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查处情况、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及苏蔺水厂、府城水厂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等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督导或视察,彰显了人大的为民情怀。

加强司法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发挥法定监督形式功效,通过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行稳致远,是创造性地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必答题”。

过去的几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10个,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控告申诉检察、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10个,还首次开展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履职评议,有力促进了办案水平提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认真办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156项,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31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市政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1100多项,有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法治政府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人大监督领域宽、范围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新征程,新起点,市人大常委会将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着眼服务和保障焦作发展大局,不断创新人大监督方式,用好用活人大监督手段,使监督更有力度、更具权威、更富实效,把监督过程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人大监督的成果中拥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护航焦作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为坚定“两个依靠”、闯出焦作高质量发展新路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