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人大 >>沁阳市

我们这一年丨2023沁阳人大“成绩单”: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到群众最方便的地方问政于民


发布时间:2024-02-04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焦作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过去一年,全市人大系统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和代表等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为迎接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人大联络办)联动,推出“我们这一年丨2023县(市、区)人大‘成绩单’”栏目,全面展现一年来焦作人大系统履职成效和出彩亮点工作,以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焦作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在沁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四个机关”建设,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力推进了沁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创新“明察+暗访”监督工作机制

构建“暗访、调研、商讨、问效”工作闭环



      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为提升人大监督工作质效,吃透实情、督到关键,紧盯市委明确要求的、政府着力推动的、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工作,建立“明察+暗访”工作机制。视察前,组织代表和群众开展暗访、直击一线、收集群众意见;视察中,突出关键环节,结合暗访发现的问题,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视察后,以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文件向市政府反馈,并跟踪问效,直至问题解决。

      强化财经领域监督。着眼优化营商环境,跟踪监督56个参评单位及相关部门,开展满意度测评,督促职能部门整改问题82个。着眼公共财政平稳运行,深化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完善“查出问题、实施整改、检查监督、评价考核”闭环管理机制。

      强化民生领域监督。跟踪监督民生实事征集确定、实施落实,让民生实事的产生过程更接地气,落实过程更加务实高效。持续跟进就业、创业、养老、教育、医药卫生、健康沁阳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等民生工作,督促工作落实,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突出环保执法监督,组织三级人大代表成立11个暗访组,开展为期一周的环保攻坚交叉互查,发现问题30余项,提出意见建议16条,助力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相关工作。突出安全生产监督,组织农村社区基层一线和企业界人大代表,分组开展为期两周的暗访监督,实地走访84个村居社区、大型超市、个体门店、建筑工地和生产企业,查找反馈问题26项,提出意见建议12条,并跟踪整改。

      一年来,开展明察暗访活动20余次,邀请人大代表200余人次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调研视察和“一府一委两院”开展的重大活动,有力推进了城市建设、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等全市重点工作。


探索在公检法部门设立代表联络监督站

运用代表和群众的力量推动法治建设


      针对人大信访案件80%左右涉法涉诉的情况,沁阳市人大常委会结合相关部门,探索在市人民法院和4个基层法庭、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及13个基层派出所,设立代表联络监督站20个,选派人大代表80名、专业律师15名,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为监督重点,旁听案件20余起,监督指导36次,提出建议113件,落实反馈105件,监督见证重大集中执行活动10余次,到位金额515.3万元,参与矛盾纠纷调解39起,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发生,推进了阳光司法。《沁阳人大:强化司法监督探索在公检法部门设立代表联络监督站》在《河南法制报》客户端发表。


坚持到群众最方便的地方问政于民

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



      针对听取民意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沁阳市在省人大常委会要求每个县市建设一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的基础上,整合资源,融合功能,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乡镇(街道)全覆盖,并延伸至村(社区)和重点企业,共建设提升基层实践站点36个。柏香“五民”工作法、紫陵“张明说事室”、西万“板凳议事会”等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基层民主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创新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有力推进了实事落实、建议办理、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工作。新华社《半月谈》以《到群众最方便的地方问政于民》为题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客户端进行了转发,浏览量超过150万人次。《焦作市沁阳: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扎实践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在《人民代表报》和《人民论坛》客户端发表。

发挥代表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   问政职能部门



      依托代表联络站,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打通代表履职主渠道,构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提升代表履职水平。两次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邀请焦作市人大、焦作市委党校领导、教授公开授课,就把握人大代表职务内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依法履职、撰写高质量意见建议等进行培训交流。组织赴河南信阳、浙江台州等人大工作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对标先进,借鉴经验,代表履职水平有了新提高。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12345”工作机制,完善双联系、接待选民日、建议分级办理等制度,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一年来,共有510名代表走进各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126次,接待群众939人次,收集各类问题建议359个,已解决316个。同时,在“沁阳党建+”智慧平台,开通人大代表民意收集系统,为797名人大代表、12个代表联络站,设置809个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直连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实现全覆盖、零距离、“码”上办。

      “面对面”开展站内问政。局长进站与代表面对面,代表进站与群众面对面,“面对面”问政,“点对点”推进。组织近20家建议承办单位走进西万、柏香、沁园覃怀等代表联络站,针对57条代表建议中的19条重点建议进行站内沟通、现场对接,重点推动进展缓慢、职能交叉问题解决。一年来,共开展站内问政、现场推进活动30余次,建议办理满意率100%。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为人大各项工作开展把准政治方向

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谋划推进人大工作,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全年共向市委请示报告相关事项22次。自觉强化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机关党建工作在焦作市人大组织的“党建联动”观摩中受到充分肯定。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基层调研45次,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23条,撰写调研报告6篇,其中《沁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探索、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人大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四个机关”定位,在干中学、学中干,注重总结宣传,凝聚各方合力,践行“出彩人大”。一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国家级期刊、官方媒体发表专篇文章4篇,省级期刊、官方媒体发表专篇文章5篇、工作信息9篇,宣传工作受到省人大常委会表彰。

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