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人大 >>博爱县

我们这一年丨奋楫扬帆,笃行不怠!高质量谱写新时代博爱人大工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2-05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焦作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过去一年,全市人大系统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和代表等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为迎接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人大联络办)联动,推出“我们这一年丨2023县(市、区)人大‘成绩单’”栏目,全面展现一年来焦作人大系统履职成效和出彩亮点工作,以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焦作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在博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务实、创新、竞进”的博爱精神,为谱写博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了人大贡献。


坚持服务大局

在依法履职中扛起责任担当



      一年来,博爱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一城一乡一都一枢纽”发展定位,找准人大履职发力点,人大监督工作坚持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博爱新篇章中展现时时在线的人大担当。

      聚焦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情况等报告,组织对招商引资、四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视察调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财政和审计工作的监督,听取审议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政决算、审计等工作报告,跟进监督国有资产、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监督政府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人民管好“钱袋子”、守好“家底子”。密切关注企业运行态势,常委会班子成员常态化走访包联乡镇(街道)、项目、企业,推动了助企纾困政策加速落地,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视察城建重点项目建设、路网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情况,听取审议《博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耕地保护、农村医养中心和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听取审议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开展构建优质教育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残疾人保障法贯彻执行、集中供气供暖等视察调研,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持续推进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2023年人代会依法票决出的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10件民生实事均已完成,推动政府将“民生清单”变为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是县人大常委会启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的第三年,常委会班子成员带队,分4组对35个涉及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的单位开展督导;组织企业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对代表反映的4个部门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审批繁琐、“中梗阻”现象等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给县政府,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并及时报告,以实际行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聚焦社会公平正义。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着力筑牢法治根基,为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完善监督司法工作办法,通过视察调研、听取专项报告等方式监督县政府依法行政、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县法院执行工作和县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组织代表常态化参与见证“豫剑执行”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守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坚持人民至上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

发挥代表主力军作用



      一年来,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支持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使人大工作充满活力,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优化基层民主平台。健全代表联络站“一月一主题”活动、“一人一档”履职登记和“一人一积分”考核的“三个一”代表管理制度。探索人大民主协商“331”工作模式,打造聚合3方协商主体,规范3个协商环节,抓实1个全链条监督的民主协商“新平台”。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通过1+9+N布局,全面提升县乡村三级示范点创建,许良镇基层示范点成功通过省级示范点验收,其经验做法—“‘14611’模式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被河南人大专版报道。一年来,县乡村三级共建成站、点、室28个,在监督议事、联系群众、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形成许良人大“有事您请说”,应芬人大代表工作室“周周有约、事事有应”等基层民主实践品牌,丰富了新时代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基层民主渠道,为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搭建了优质平台。

      强化履职服务保障。常态化推进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系”活动。组织全县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500余人在县委党校进行集中培训,有效提升了人大代表的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持续开展“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动员代表积极参与到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引导代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一年来,组织全县600多名人大代表进站活动,邀请代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视察调研、执法监督3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80多件,切实把人民民主体现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来。

      提升建议办理实效。完善代表建议交办协调机制,压实办理责任,努力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全年协调、交办代表建议112件,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10件,代表建议100%办结,面商答复率和答复满意率均达到100%,激发了代表为民发声、为民服务的热情。领衔建议人督办代表建议机制成效明显,2023年《河南法制报》省人大专刊以“让代表建议落在地上”为题进行了报道。

      激励代表创先争优。坚持开展“代表履职之星”、优秀人大代表、优秀议案建议和议案建议承办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激发了代表创先争优的履职热情。2023年,评选出郭佳等40名代表履职之星、安红星等30名优秀县人大代表、牛国爱等10名县优秀代表建议领衔人、政府办等8个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工作先进单位和许良镇等4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先进乡镇(街道)。市县人大代表杨应芬了解到图王村道路年久失修和群众出行难后,协调多方、出钱出力,为村民修路,安装路灯,村民纷纷称赞“路通了、灯亮了、心暖了”,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坚持“四个机关”这一全新定位

在强化自身建设中提升履职水平



      一年来,博爱县人大常委会突出政治引领,立足“四个机关”定位,把强化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突出党建引领。以“231”工程为抓手,全面强化人大机关党建工作,着力建设“政治清明、廉洁高效、担当务实、善作善成”的清廉机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持续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强化常委会党组及机关支部的政治功能和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切实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能力;抓好队伍建设,提升人大干部依法履职能力水平。守好人大意识形态主阵地,讲好人大故事,全年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60余条,在省《人大建设》《河南法制报》上发表文章7篇。

      打造工作品牌。对标人大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出台、修订县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9项,进一步提升人大履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创新开设“四型讲堂”,领导干部讲党课、委室主任讲业务、人大代表讲履职、模范人物讲事迹,把课堂“搬到”乡镇村街、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代表劳模身边,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四型讲堂”已成为博爱人大的鲜明标识。

      深化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七个有之”问题,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以《准则》《条例》规范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言行,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廉洁的人大干部队伍,在全市人大党建暨清廉机关建设集中观摩中获得高度评价。

      2024年,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服务发展大局中体现人大担当,在依法履职中彰显人大作为,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中激发人大活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树立人大形象,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博爱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刘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