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工作监督

以“人大之问”解“民生之盼”——市人大常委会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询问侧记


发布时间:2024-10-12

      仲夏时节,一场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特殊“考试”正在进行。

      7月3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结合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工作及贯彻实施《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焦作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情况,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询问。

      会上,8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1名市人大代表化身“考官”,先后聚焦老年助餐融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银发经济发展、建强养老人才队伍、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监督管理、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等方面,直面问题、依次发问。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8个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应询,讲工作进展和具体措施,作出郑重承诺。


精准选题 靶向监督

      专题询问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责的有效方式,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这是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一次专题询问,目的是运用法定监督形式,通过问答双方的良性互动,形成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合力,以高质效人大监督助推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工作是“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在焦作,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73万,这意味着每5个焦作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在老龄化日益凸显的今天,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事关千家万户。为了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从4月份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分成5个组深入各县(市)区、12家市直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既听取汇报、也座谈交流,既实地检查、也问卷调查,摸底数、查短板,掌握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情况,为本次常委会审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辣味十足 监督有力

      15时,专题询问准时开始,市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气氛热烈。

      今年,省、市将积极发展老年人助餐工作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我市计划到年底推进建成586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请问市民政局,采取什么举措确保任务完成?老年助餐工作如何有效融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孙红军委员率先发问、直击要点。

      “我来作个回答。”应询的是市民政局局长夏玮。“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我们按照“一年做示范、三年全覆盖、五年提品质”工作思路,对全市老年助餐工作进行全方位布局,通过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共建共享、推行‘五化’建设、融入公共服务,计划到2028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实现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的助餐工作目标。”夏玮认真回答询问。

      随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

      有些问题事关增进老年人福祉。闫献亭委员询问:“请问市发改委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推进我市银发经济发展,更好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张东辉委员提出,请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如何贯彻落实《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在对社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审查、核实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如何确保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有些代表问出了广大群众关心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设施建设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医保支持等问题。王蕙丽委员提出:“请问市人社局,在养老服务人才技能培训上将采取哪些措施?如何督促落实养老从业人员各项入职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

      委员、代表所提的问题,涵盖了执法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两条例”规定内容,涉及养老服务发展方方面面,各部门负责同志逐一作出回答。一个半小时内,一问一答之间,回应民生关切,尽显监督真味。



跟踪问效 询问有果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要注重“果”。

      “本次专题询问,是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把脉问诊”,是帮助我们查短板、找不足、寻对策的‘及时雨’。市政府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任务要求,扎实做好项目资金保障、配套设施建设、机构监督管理等工作,以更实的作风、更大的担当、更拼的干劲,不断开创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一均表示。

      “通过这次专题询问,我们对养老服务发展工作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这种监督方式贴近民生、很接地气!”市人大代表,孟州市大定街道北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宏艳感受颇深。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用好此次专题询问成果,切实加强跟踪监督,推动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并对整改工作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闭环,真正把联动监督工作成果转化为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作者: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