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化”,破解“三难”!中站区人大跟踪监督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2
  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工作部署,中站区人大常委会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聚焦养老服务数字化、社会化、项目化,破解养老服务不充分、供需不平衡、设施不完善等难题,有力推进了中站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聚焦“数字化”,破解“服务不充分”难题。针对服务不充分问题,中站区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养老需求为导向,督促区政府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与智慧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在整改工作中,中站区政府与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助医、助行、助餐、助洁、助浴等智慧养老服务项目,实现老人与子女、服务机构、医护人员信息交互,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以满足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有力应对服务不充分这一难题,让老年人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聚焦“社会化”,破解“供需不平衡”难题。中站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积极督促政府加强对购买养老服务的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和监督管理,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育和管理。中站区引进河南安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参与该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管理,该公司通过提供长托、短托、居家上门服务等多种养老服务形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通过人大持续监督,推动了中站区养老机构公办民营进度,提高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效缓解了原来基层养老机构服务人员不足、经费不足造成的服务不充分、质量不高难题,有力推进了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聚焦“项目化”,破解“设施不完善”难题。中站区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组,深入全区9个街道、13家政府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听取专项工作报告9次,督促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方式,全区新增养老机构3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3个、农村幸福院12个。推动制定《中站区新建城镇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移交和用途管理办法(试行)》,确保养老服务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作者: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