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以师者之心 践代表之责——孙玉明:痴心守护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24-10-22

全国第四十个教师节即将到来,有一群人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始终不忘自己的双重身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战线上人大代表的职责,展现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1997年,从沁阳师范毕业的孙玉明踏上了漫长的乡村教育征程。28个寒暑交替,他先后在武陟县小董乡陶村小学、贾村小学、小董小学一线任教,立志办好家门口的农村学校,默默用热爱和奉献浇灌乡村教育的希望之花。 2021年,趁着武陟县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契机,孙玉明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强力推进小董小学和乔庄小学实施一体化办学。 “乔庄小学此前仅有16名学生和8名教师,很多家长舍近求远到外地求学,学校面临着关门的困境。”孙玉明说,两个校区相距七八公里,他坚持“开门办学”,对乔庄校区的校容校舍进行了全方位改善,抽调优秀教师走教上课,开足开齐各科课程,让偏僻的乡村学校重新响起了琅琅读书声。目前,乔庄校区在校学生增加到近百人,通过家、村、校融合发展实现了共赢。 在小董小学,有众多因家长在外务工而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的学生。孙玉明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真情呵护学生的心灵,用爱和汗水陪伴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他常常利用周末深入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两个校区近10个村的留守儿童家庭,他都反复走访过多次,对每个孩子的上学路线和父母务工情况都了如指掌。 作为市人大代表,孙玉明将代表这一身份视为一种荣誉。“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乡村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与奋斗目标。”孙玉明表示,会加快推进一体化办学的步伐,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把小董小学、乔庄小学两个校区办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学有所成的优质学校,不让一个农村孩子掉队。来源:河南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