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人大 >>温县

河南人大网|温县人大:代表履职“小举措” 撬动民生“大幸福”


发布时间:2024-10-23
       如何精准对接民生热点、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激发人大代表积极作为?

  今年4月以来,温县人大通过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推动代表服务于民、助力发展。其中,创新的“135机制”,成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135机制”即,聚焦代表履职1条主线,构建“专栏促学、清单导学、机制共学”3学培训体系,实施“站点、制度、考核、调研、亮点”5项保障措施。

  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该县在11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高质量建设5个产业代表联络站,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纷纷亮出身份、深入基层,切实解决200余件关系群众利益与发展瓶颈的问题。

  聚焦一条主线,代表风采熠熠生辉

  “我不仅要做好企业经营,更要履行好代表职责,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在京华食品实业集团会议室,人大代表张伟翔坚定地说。

  他联系的柴门庄村,因京华项目的带动而焕发新生机,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还促进了集体经济增收。

  张伟翔的故事是温县众多人大代表积极作为的一个缩影。聚焦“代表履职”核心,温县人大常委会力推“三亮三做”,引领代表们亮身份、亮承诺、亮成效,深入“三十工程”等建设前沿,争做合格代表、群众表率与行业先锋。吕庆丰、赵元龙等一大批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成效斐然。

  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代表已接待群众600余人次,针对民生难题收集并解决了环境整治、秸秆离田、道路提升等问题213个。

  用好三学体系,赋能代表能力提升

  在温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一场场代表能力提升培训如火如荼展开。在“新知识新理论宣讲”课堂上,代表们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专家讲解。

  除了课堂学习,温县还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群众有话说”活动中,代表们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民声,汇聚民意。“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更接地气,也更能找到履职的切入点。”代表申天国感慨道。

焦作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杨纪明参加义诊活动

  紧扣“代表能力提升”核心,温县人大常委会精心构建“三学”能力培训体系,全面赋能代表履职新境界。通过“专栏促学”,以专题研讨为媒,融合时代精神与法治精髓,激发代表思想火花,促进学以致用;实施“清单导学”,围绕履职要点与前沿理论,精准定制月度学习计划,深化代表理论功底与业务能力;“机制共学”则强化实践导向,依托多元平台,让代表在实战中锤炼,于问题解决中增长才干。

  迄今,该县已开展系列培训30余次,代表们不仅技能精进,更在为民服务中展现出更强担当与更高水平,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抓牢五项措施,主题活动成效显著

  “我们这里的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个服务群众的阵地。”在温县祥云镇联络站,代表吕庆丰正耐心地向村民们传授科学种植技术。

  围绕“突出活动成效”目标,温县人大常委会秉持阵地与机制互促共进的理念,精准施策,全面升级。通过优化站点布局,打造特色联络站,为代表履职提供坚实阵地;规范制度建设,确保平台高效有序运行;强化考核评比,细化履职清单,激发代表活力与责任感;深化走访调研,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让实事项目更贴民心;聚焦亮点特色,发挥代表专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项举措并行,共筑主题活动新高度。

人大代表们受邀参加水厂开放日活动,了解全县水质情况

  目前,该县代表联络站点全面升级、制度更加规范、考核清晰透明。收集并反馈涉及道路、环保、养老等建议60余条,均获积极响应;成功洽谈多个重点项目,并有效解决涉“三十工程”等实际问题30余个。

  在“135机制”的引领下,“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感受到温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地方发展的热情与决心。“我们将继续坚持‘135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努力让每一名代表都成为推动温县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启卫说。

来源:河南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