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打造全要素养老格局


发布时间:2024-10-23
  解放区作为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靠”?省、市人大常委会养老服务联动监督工作开展以来,解放区人大常委会把破解中心城区养老难题作为增强民生福祉的重大课题,谋求创新、寻求突破,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畅通“供给链”,构建全覆盖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解放区大力推进“区—街道—社区—楼院—家庭”五级层面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完成了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4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任务,打造各具特色的养老专业机构,建成一批小区养老服务阵地。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形成了“高中低端全面分布、公建民营充分融合、养老资源有效供给”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畅通“健康链”,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健康体系。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以医疗行业人大代表为依托,整合全区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代表所属企业开展养老服务,集“医、养、康、游、学、娱”为一体的多功能人大代表养老服务机构应运而生。目前,全区4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13家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社会养老机构均开办医养结合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陆续为4.3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常态化开展专业化服务。“足不出户享受医疗服务”在解放区已成常态,医养结合成效明显。

      畅通“食物链”,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助餐体系。区人大常委会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老年群体家庭、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配餐点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意见建议转交区政府研究解决。如今,解放区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联合餐饮企业、养老企业建立老年助餐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助餐服务,累计建成老年助餐服务设施33家,开展“爱心配餐进社区”等服务,对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推出老年人助餐补贴。老年人吃得饱吃得好,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畅通“服务链”,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文娱体系。解放区60余名人大代表以问卷走访、实地调研、专题座谈等形式,紧盯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老年大学开办及运营、老年文化表演活动举办进行靶向考察。目前,解放区创建国家级、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5家,老年人家门口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全区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开展免费培训2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