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扎实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王咏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县人大常委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稳中求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把牢人大正确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人大工作。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推进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头深入基层宣讲,推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落实见效。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相统一,自觉维护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推动我县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思考谋划人大工作计划,确保人大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县人大常委会班子带头推动县委“2345工程”项目落实,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等工作,圆满完成县委交办的重点任务。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力。定期听取财政、计划、审计等工作报告,密切关注企业运行态势,召集企业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心声、破难题,提振企业信心;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 聚焦城乡建设提质增效发力。紧贴县情,视察城建重点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听取审议国土规划情况,助推省级生态县成功创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紧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等开展调研分析,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发力。对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建立“日常督查、半年检查、年末视察、常委会满意度测评”的全过程监督问效机制。围绕环保、教育、医疗、养老、城市建设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推动城区集中供暖、农村背街小巷整治等一批民生工程加快落实。 三、坚持人民至上,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人大作为 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支持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探索基层民主实践新路径。深化站点“吹哨”、部门报到经验模式,邀请职能部门及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问题;持续推行聚合三方协商主体、规范三个协商环节、抓实一个全链条监督的民主协商“331”工作模式,提升基层民主协调成效;完善代表建议交办协调机制,优化领衔建议人督办制度,压实责任,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探索代表履职平台新模式。创新在全市建设首家县级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打造多功能场景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形成1+9+N的县乡村三级代表联络站(点)工作格局。 探索建立代表联络新品牌。按照“一乡一品”总体规划,推进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结合自身地域、工作实际和特点创新服务品牌,如许良人大“有事您请说”,应芬人大代表工作室“周周有约、事事有应”等基层代表服务品牌,持续在服务群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打造“四个机关”,在强化自身建设中提升履职水平 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四个机关”定位,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强化党建引领,以“70周年纪念”为契机,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231”党建提质增效活动。 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学习调研、理论研讨等制度,提升能力素养。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访谈,编制“人大风采录”,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 强化作风建设,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农村,扎实改进工作作风,打造清廉机关,锻造过硬队伍,切实提升人大干部依法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