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人大 >>解放区

【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县(市)区人大主任笔谈】​坚持“四个必须”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石文明


发布时间:2024-10-23

坚持“四个必须”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石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历史和时代的宽广视野,深刻洞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指引和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纳入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各领域各方面系统部署之中,进一步凸显了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在解放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四个必须”,加强“四个建设”,有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解放落地见效。


      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人大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人大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旗帜鲜明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扣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一是加强思想认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使人大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正确方向。

      二是加强听党指挥。按照区委人大工作会议要求,有计划地听取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的报告,推动全区人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紧扣区委中心工作,围绕区“550”重点项目建设和数字经济、文商康旅、都市新工业等发展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起草《“智汇解放”金点子征集活动方案》,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好建议、好思路、好办法,为解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方抓药”。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助力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是落实党委意图。进一步增强“主动抓、抓主动”的使命感责任感,对区委安排的临时性工作、重点工作和分包的重大项目,精心组织专题调研和检查督导,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区委的肯定。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有机统一,确保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截至目前共依法任免领导干部33人次。


      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健全平台载体

      代表履职阵地既是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展示窗口,也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解放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成立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领导机构,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路径新载体,进一步建立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阵地,为代表履职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

      一是打造多层次、全天候的为民服务平台。着力搭建“1953N”架构,建立以1个代表联络总站为中心、9个街道代表联络站为主体、53个社区(村)联系点为补充、N个代表个人工作室为延伸的代表履职阵地体系,有效将代表的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为每位代表制作了专属“二维码”,在站、点、室醒目位置向进行公示。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扫码随时了解代表信息、向代表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咨询相关政策等,实现了代表与群众的线上全天候联系、零距离沟通。

      二是打造专业性、链条式的服务大局平台。筹备建立金融、文旅等行业代表联络站,把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组织起来,走出一条“把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工作效果体现在助推产业发展上”的“全链模式”。行业代表联络站不同于其他综合性代表联络站,打破了区域限制,有精准的职能定位,驻站代表均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同时还将政府主管部门吸纳进站,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强大合力,共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代表企业成长发展,助力地方形成特色产业。

      三是打造常态化、精准化的刚性监督平台。为发挥代表监督助推和桥梁纽带作用,在“一府一委两院”设立代表联络站,一方面通过代表列席重要会议、监督重大事项决策、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将监督形式由宏观的“面”具体到微观的“点”;另一方面通过点位上的视察调研,对全局性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将监督成效由具体的“点”扩大到整体的“面”,从而将专项工作监督变为日常监督,进一步推进全过程监督精准化、常态化,让代表作用发挥更有抓手、更加具体、更贴实际,近距离、全流程、高精度开展监督。

      三、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完善制度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解放区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认真回顾总结了以往的工作,细致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征求了意见建议,把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更好开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遵循。

      一是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依据《宪法》《监督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等,规范了人大工作、明确了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并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其中,提高了人大集体履职能力和工作质效。

      二是强化代表履职约束。新制定了《解放区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办法(试行)》,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人大代表辞职的暂行办法》《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三项制度,向全体人大代表印发了《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汇编》,注重加强对组成人员、代表的履职监督管理,形成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的代表履职管理体制,有效促进了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履行义务,更好发挥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出台解放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特定问题调查办法》,制定了对政府组成部门和法官、检察官的评议方案,不断完善人大监督的形式、程序和机制,提升人大监督工作质效,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


      四、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提升履职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高质量提出针对性建议并督办问效,真正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在履职过程中突出民生期待,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工作,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真正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落实到为民服务、为民解难的每一项工作中,更加具体地展示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优越性。

      二是坚持丰富载体。在五城区率先探索实施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深化、创新实践,建立了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实施、督办、评议全过程闭环监督机制,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始于需求、见于行动、终于满意,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诠释人民当家作主。推行实施街道议政会制度,实现代表与群众共商共议、共建共治,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深入开展代表主题活动,推动驻区三级人大代表进站点、进网格,积极化身“五大员”,依托“码上说、码上办”、“小板凳会”、“三方共议”、“春艳调解室”、“站点问政”等议事平台,开展“六个一”活动,真心实意察民情、办实事、解民忧,把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变成代表履职清单。今年以来,各代表活动平台共接待群众213人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69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09个。

      三是坚持全力督办。组织代表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做好充分准备。2024年人代会期间,代表建议数量由去年的37件增加到了71件,涉及对象由政府1家扩大到了人大、政府、监委、法院4家,内容涵盖了产业转型、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实现了代表建议数量、质量、覆盖面三提升。同时通过“三见面”(办前、办中、办后见面)和“三督办”(常规督办、重点督办、联合督办),全力督办好代表建议,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视野宏阔、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为我们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将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一如既往地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监督、任免、代表选举、决议决定等工作中,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全过程、多层次发挥代表作用,为加快“五个解放”建设,奋力谱写更加出彩、更加绚丽的解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