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民声 汇集民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山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梁翠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山阳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倾听民声,汇集民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挥好五大民主“主形式”作用。山阳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代表联络站、企业代表联络站等载体,落实好“双联”、代表建议办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街道议政代表会四项制度,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贯通起来,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发挥好人大制度“主渠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山阳区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民主监督制度等,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循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表达群众的诉求,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民主探索实践。 发挥好人大代表“主力军”作用。山阳区人大常委会以“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三十工程”建设、依托优势打造产业代表联络站等7项重点任务,广泛动员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岗位实际,积极开展履职活动。今年以来,围绕市区“三十工程”“1+9”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听取审议工作报告5项、开展走访调研视察代表197人、建立服务清单15份、帮助解决发展难题26个、提供招商合作信息70条、征集好的意见建议103个、开展惠企政策宣传124次,不断推动人大工作更好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 搭建平台,密切联系群众。山阳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分布情况,将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示范点和代表联络站,推动站点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代表亮身份”、“代表接待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点”等活动。今年以来,代表进网格、进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363次,收集群众合理诉求、意见建议323条,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87个,不断推进代表联络站深化发展、提档升级、作用发挥。 因地制宜,打造“山阳品牌”。以定和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为标杆,各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路径、新模式。广泛利用居民议事会、“乡村夜话”、“民情恳谈”等载体,打造一批“接地气、小而精”的村(居)协商平台,推动基层民主实践具体化、经常化,形成“一地一品、一站多能”的整体格局。充分利用辖区项目资源、商业资源、文旅资源等,与基层民主实践深度融合,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形成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实践,打造各具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山阳品牌”。定和街道探索运用“1134”工作法,实现街道基层实践示范点+社区联络点+企事业单位“微阵地”三级共建,形成一级有一级的特色,一级发挥一级的作用的生动实践。焦东街道办事处严格对照“九有”标准,构建“代表亮身份”“代表认领制”“签约联建”等新模式,不断推动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建起代表履职“主阵地”,搭好为民服务“连心桥”。 先试先行,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定和街道办事处作为第一批省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行,依托“五大平台”,践行“五大民主”,以“123工作机制”(“1”即坚持党管一切的原则;“2”即严把代表结构关和严把代表素质关两个关口;“3”即规范工作职责、议事规则、运行办法三个规范。)畅通基层民主决策渠道,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广泛开展各类代表主题活动,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一是打造科学民主新平台。定和街道议政代表会票选产生了街道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形成会前汇集民智、会中代表票选到会后跟踪落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闭环”,大大提升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丰富吸纳民意新渠道。定和街道将30名议政代表纳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管理,推行代表“码上履职”,实行“亮码”制度,让代表信息、履职动态、建议办理等内容一码直达,让民主监督、民意表达更加便利,构建代表“全天候”联系群众新局面。三是推动民生福祉新成果。定和街道以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作为重要抓手,把群众请“议事厅”里,让群众作主角,代表们是倾听者、协调者,使充电 车棚建设、残疾家庭无障碍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老年人配餐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真正使“民生”有“回声”,“民意”变“满意”。 联动监督凝聚养老服务合力。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开展联动监督。山阳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联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基层调研+问卷调查”、“深入调研+执法检查”、“专项审议+反馈问题清单”三步走提升监督实效,创新构建具有山阳特色的“区级智慧平台引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支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延展、居家上门服务功能互补”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召开主任会、协调会、座谈会等10次,发放调查问卷297份,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66条,形成调研报告9篇,在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稿件20篇。 创新办理代表议案建议。积极推行建议办理“闭环督办”,紧盯“提、交、办、督”各环节,严格落实“三问四办”和重点建议督办机制,即办理前问计划、办理中问进展、办理后问成效,每年选取10件重点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区政府领导负责领办、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及代表跟踪督办,有关单位具体承办。同时,通过代表集中视察督办、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建议办理“回头看”等举措,提升建议办成率、代表满意度,扎实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山阳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审议报告+满意度测评”综合监督模式,采取“问题—整改—反馈—回头看—公开”闭环监督机制对民生实事开展监督,着力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今年7月,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改善群众出行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和平街东延工程征迁代表座谈会,全面了解被安置户家庭情况、被征迁户征收意愿,与社区网格员联动,协调化解群众问题50余条,保障和平街东延工程顺利完工,打通中心城区和平街“断头路”,持续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 新时代新征程,山阳区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创新基层民主形式,建机制、拓平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推动人大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