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助推“三十工程”建设 人大在行动】温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县乡两级 人大票决民生实事全覆盖
截至2024年,温县7个乡镇、4个街道全部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累计票决民生实事142件,总投资43.1亿元。至此,温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通过“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的全链条机制,将民生实事从“政府主导”转变为“群众做主”,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路径。目前,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民生实事工作模式在温县持续健全。
“全链条”征集,十余万群众参与项目“海选”。自2022年起,温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确保项目“源自民需”,县、乡两级人大、政府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落实人大代表(议事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三年累计参与项目征集的代表及群众达十余万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征集网络,线上通过温县党政门户网、云上温县等网络平台和各乡镇(街道)人大微信群、APP小程序广纳民意;线下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走访摸排,三年来累计征集项目建议938条。2022年“城区道路畅通提质工程”等23%的交通出行类项目、21%的教育医疗类项目均直接源自群众高频诉求。
规范化票决,“差额票决+全面公开”体现广泛民意。温县严格规范票决程序,论证评估把好“初选关”,县、乡人大对“海选”项目汇总整理,分别组织法律、教育、医疗等专业代表和财政、交通、卫生健康等政府部门对建议项目的普惠性、实效性与合规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初选”。严筛细分把好“决策关”,县级通过县委常委会讨论、人大常委会决策,乡镇(街道)由党(工)委研究,重点围绕项目资金来源、土地规划等因素对初选项目进一步筛选,最后确定需提请人代会票决(议事代表会票选)的候选项目。规范有序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酝酿讨论、差额票决、全面公开”程序进行票决,保证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的法定性和民主性。
刚性监督,“督办函+满意度测评”压实成效。温县着力在“办、督、评”上下力气,确保民生实事办实办好。票决票选后,县、乡按照项目类别和内容进行分类,明确主办和协办单位或部门。县人大出台专项督导方案,定期开展督导调研,及时通报办理进展情况、发放提醒督办函,推动项目提速。出台评议工作方案,开展满意度测评,2022年、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总体满意率达90%,2024年针对测评不满意的“实施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开展专题询问,监督推动项目落地成效。
作者:杜玲